> 资讯> 行业> 正文

当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存在四大问题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绿皮书”)。

  绿皮书指出,中国进行的城镇化,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及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绿色的城镇化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目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和实践经验亟待进一步研究和积累,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思路不尽相同。近年来,生态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已经深入人心,然而鉴于各地经济基础、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开发建设目标差异等因素,生态城市建设在实践中的概念界定、工作思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也确定了一些生态示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与区域,但具体工作机制不尽相同。在更大范围内贯彻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及保障措施有待完善,试点示范的经验转化存在瓶颈,需要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原则和理念,进一步明确思路。

  二是中国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缺乏内生动力。每一个城市,在加入城市群建设之前,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和规划,在城市群协同建设过程中,城市原规划与城市群规划相抵触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协同问题上,相邻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相似,势必会出现产业布局及发展利益的冲突,当涉及城市自身核心利益的时候,各参与城市往往畏首畏尾,不愿意合作。各城市由于天然禀赋不同,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各不相同,对待城市群的态度也不一样。

  中国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流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绝大多数城市并未实现自身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参与城市群建设,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是为了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各个城市都想把污染产业转移出去,把经济建设搞上来。参与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的各方,利益得失不同,对待已经签署的合作协议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得到利益的城市往往实施协议的积极性高,推进速度快,而失去利益的城市往往会采取各种借口拖延甚至抵制协议的实施。随着城市群的发展,这种恶性循环的弊端被进一步放大,加之顶层设计不健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不科学,错位竞争不畅,影响了城市群整体效能的发挥。

  制定了包含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步骤等一系列内容的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但不少城市在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落实生态城市规划不力的现状,甚至不少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与其生态城市规划相背离。其一是因为生态城市规划不接地气,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二是生态城市规划缺乏整体和长远预测,未考虑到生态城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其三是规划实施过程中缺乏数据监测与过程监管,问题反馈与目标纠偏机制不完善。

  四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涉及公众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公众,但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环节,政府和开发建设单位是其主要参与者,公众参与只是象征性的,社会组织很少能发挥协调作用。究其原因,其一是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收到成效,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二是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很少参与有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活动。因此,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迫切需求,鼓励广大市民与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之一。


编辑:刘晓茜
凡注明“beplay安卓app下载”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eplay安卓app下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Baidu
map